“架桥通路”:左束支起搏术,为患者带来“心”希望!
发布日期:2024-05-03 浏览次数:3862
张先生今年76岁,是一名徒步爱好者,平时喜欢锻炼身体,在家人眼中,他身体健康,是形象气质俱佳的典型代表。
但1个月前,自认为身体硬朗的张老爷子却出现了头晕伴肢体乏力不适的症状,发作愈发频繁,多于运动劳累后症状加重,这才引起了张老爷子的高度重视,遂至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一病区检查。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代夫保主任在诊察患者后,发现患者存在严重心动过缓,完善心电图提示:严重心动过缓:II度2型房室传导阻滞;明确诊断张先生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图源:健康之路
至此,困扰张老爷子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原来他的头晕乏力是因为心脏的“变电站”——房室结功能障碍造成的,如果不及时治疗,随时可能出现心脏骤停的风险。结合目前的医学证据和医疗指南意见,具有心脏起搏器植入I类指征。
(术前心电图)
由于张老爷子平素体健,热爱运动健身,对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的要求较高,对未来的老年生活更是充满了向往和渴望,这也给治疗的具体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代夫保主任团队在经过详细的讨论和评估后,拟对张老爷子进行目前国内较先进的起搏技术——左束支区域起搏,通过左束支起搏能实现更生理、更健康的心脏起搏器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大的身心获益。
代夫保主任团队在精心的准备和评估以后成功对张老爷子实施了永久心脏起搏器手术,其中核心的内容就是心室电极左束支区域起搏。在专用的器械和设备条件下,在胸前区左侧锁骨下区域仅仅5厘米切口下为张老爷子成功植入了一枚饼干大小的双腔起搏器。
手术期间仅仅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全程意识清醒,躺在手术台上的张老爷子非常放松地进行了手术,手术用时约1.5小时。手术过程顺利,左束支电位明显,起搏各参数满意,电极固定牢固,起搏器正常工作状态。
术中参数:
心室:阈值 1.2V 感知12mV 阻抗560Ω
术中多导电生理测量V1导联QRS时限约86ms;达峰时限65ms,效果满意。
患者术后体表心电图提示:QRS波宽度为小于120ms。
(术后心电图)
▶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动过缓的“神器”
心脏起搏器治疗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最有效方法。任何不可逆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都需要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以避免心脏停搏导致的晕厥、猝死等情况发生;尽管人工起搏能有效地提高心率,但由起搏所致的起搏性心肌病和心功能降低仍是当今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在起搏器发展的过程中,“生理性起搏”一直是起搏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生理性起搏”也随着起搏技术的发展在不断被重新认识。
左束支起搏通过起搏电极植入左束支内,起搏位于左心室间隔内膜下,通过起搏束支这个心脏里的“高速公路”,再将电信号传达到全部心室肌,使得左右心室完成同步收缩。左束支区域感知和阈值一般均优于希氏束起搏,更易跨越病变阻滞部位纠正左束支阻滞,接近正常人的生理起搏,达到治疗心衰及改善预后的目的。左束支起搏,作为理想的生理性起搏方式弥补了传统治疗的不足,是目前心脏起搏领域的又一重大创新,在保留传统起搏器植入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的同时,又可按照患者自身心脏除极顺序进行生理性起搏,提升了心功能,达到药物无法企及的效果。
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已成功开展左束支区域起搏技术,该技术的开展,意味着我院起搏器植入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将为更多的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带来福音。
目前,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一病区常规开展: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左心耳封堵术(包括房颤“一站式”手术)、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冠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冠脉内旋磨术等。(内容|心内科一病区 代夫保)
- 上一篇:献礼母亲节,守护准妈妈
- 下一篇:中医适宜技术与产科的结合,这家医院这样做!